首页 > 威海社会

打造“三最口岸” 吸引万余异地企业威海通关

2020-02-24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 2月22日,记者从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我市货物进出口规模达1400多亿元,保持健康稳定增长。我市高度重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充分发挥“三最口岸”的品牌优势、“四港联动”物流优势,为外经贸企业和出入境旅客营造了规范有序、充满活力、高效便捷的口岸营商环境,吸引了万余家外地物流和进出口贸易企业在威通关。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的重要任务,提出了建设“效率最高、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三最口岸”工作目标,把这项任务列入市委12项重点工作任务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我市正在打造“三最口岸”,通关效率全国名列前茅是一大优势。2019年底,我市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7.34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1.5小时,通关效率在省内、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

      市口岸事务服务中心四级调研员唐守亮介绍,为提升我市进出口通关效率,威海口岸业务进行了全流程整合,强化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推广,实现了功能全覆盖、区域全覆盖、应用全覆盖。“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提升进出口通关效率,最大化释放优势,为选择在威海口岸通关的各类贸易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唐守亮表示,我市口岸将继续精简进出口环节证件,监管证件能退出口岸验核的全部退出,除国家规定不能联网的外,全部在通关环节实现联网比对核查。

      我市在“三最口岸”打造过程中,优质高效通关环境吸引万余家异地企业。2019年,威海海关共监管进出口总值1305亿元,其中,异地企业进出口值占比达到49%。我市优质高效的通关环境吸引了11557家异地企业在威通关,占到威海口岸通关企业的79.4%,主要包括广东、江苏、天津、浙江等省市企业。

      同时,在“四港联动”物流一体化建设的推动下,我市对韩贸易日益优势突出。2019年,威海口岸对韩国进出口1171.3亿元,对韩进出口总值列山东省第1位,继上海、深圳口岸之后列全国第3位。平均每天有1500多个集装箱、3500多名旅客往返威海与韩国各口岸,平均每周有52艘次班轮、92架次飞机穿梭往返其间,构建起了中韩跨境物流“黄金通道”。据悉,这条通道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韩国到上海的国际航班数量缩减很多,国际邮件在韩国有比较严重的积压。为畅通疫情防控物资进境渠道,威海海关联合上海邮局海关,应邮政企业申请,发挥威海-仁川“四港联动”优势,在疫情特殊时期架起一条中韩陆海联动的邮路新通道。

      威海海关二级高级主办孙启航表示,在当前我国其他地方国际海运、空运航班减少,紧缺物资进口物流不畅的情况下,很多贸易公司选择将世界各地的货物发往韩国,再经威海进口到国内腹地。自1月28日威海口岸首批疫情防控物资进境以来,到目前已累计进口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各类防疫物资价值达1.7亿元,有力保障国内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此外,威海口岸全面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目前,威海口岸费用普遍低于周边口岸,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异地企业选择在威海通关的重要原因。“我们建立了由市政府主导的口岸收费监督管理协作机制,严格实施口岸收费公示制度,制定各类收费主体的收费目录清单,在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站进行公开。”唐守亮说,通过指导港口、航运等企业,采取缩减收费项目、阶梯性价格收费、班轮优惠条款等相关措施,相关费用降低20%。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坚持口岸收费公示制度,实施口岸查验配套费改革试点,进一步降低企业通关成本,畅通口岸收费投诉举报渠道。”唐守亮介绍,他们还将继续围绕口岸重点工作和企业需求,做好问题收集和筛选,引导口岸经营服务企业诚信经营、合理定价,并逐步将口岸领域信用信息纳入全市信用管理平台,联合实施诚信奖励和失信惩戒。

      此外,我市还加快“四港联动”建设,我市外贸企业可以借助“四港联动”快捷国际物流优势,积极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业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四港联动’国际物流一体化建设,吸引更多的外地物流和进出口贸易企业落户威海,促进威海外贸进出口提质增效。”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张连凯表示,今年,我市还将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商引贸推介活动,汇聚更多开放资源和力量,促进全市对外贸易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下一步,我市商务、海关、口岸等相关部门将加强协调联动,进一步完善通关保障,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把“三最口岸”的品牌优势、把“四港联动”的物流优势、把威海口岸的区位优势最大化释放,全力支持落户威海的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大作为。(威海晚报记者 张玉婷)